乌拉特草原上,有两条近似乎行的长城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经考证,这两条长城是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和路博德所建。
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士的长城。
在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有一段独特的用板土芦苇筑成的汉代长城遗址,最令人称奇的是,它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峰燧旁边有报警时用以点燃烽火的积薪垛15堆,最大的长2米,高1.3 米以上,而且都已凝结为化石般坚硬。在汉长城烽燧中曾出土1200多枚价值不菲的汉简。置身其间,恍若回到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年代。放眼敦煌正北,远山一抹,起伏连绵,横亘天际,这就是马鬃山的支脉——白山。白山南麓,便是从东向西流淌的疏勒河下游。这里戈壁灰褐平坦,湖泊碧水汪汪,清泉澄澈甘甜,绿草如茵,胡杨苍翠,红柳似火,骆驼饮水,牛羊吃草,黄羊奔跑,野鸟飞旋……一条婉蜒如游龙的汉代长城自东向西逶迤而去。长城的亲密伙伴——烽隧隐约可见。看着蓝天白云下如此醉人的景色,谁能想到,古代这里曾是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战场,车马萧萧、驼铃叮咚的丝绸古道。
宏伟、壮丽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土建起了长城。并将“亭”(烽隧)、“障”(较大的城堡和烽火台)修至盐泽(今罗布泊)楼兰故国。这便是汉长城。 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段。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烽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人侵,同时也为丝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报警的方式主要是“举燔苣,燃积薪”。玉门关一带芦苇遍布。即用芦苇捆扎成束者名叫“苣”,堆成方形或圆形的芦苇叫“积薪”。“苣”的长短不一,长的达2.4米,短的为60厘米。还发现了8厘米长的“引火苣”。敦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存的“积薪”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全国之最。有一座烽隧周围存放的积薪多达十五堆,排列十分整齐,天长日久,凝结在一起,坚如化石。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我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