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历史悠久,北京民间有谚语:“先有
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或“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足以说明说的就是潭柘寺有多久的历史,
北京国旅为您介绍潭柘寺的千年传说。
那么北京和潭柘到底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潭柘寺与北京城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重要关联呢?下面,京郊农家院网带你一起到潭柘寺去寻找答案,去探访一段古老的历史,聆听几段神奇的传说,看一看享誉京华的古树名木,赏一回名贯古今的潭柘风景。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因为古老,所以充满神奇传说”。
关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谚语到底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早年间,在北京、
天津地区有一条恶龙,常使这里发生旱灾涝灾,民不聊生。当明朝准备从
南京迁都北京时,明朝的开国宰相刘伯温奉旨修建北京城,决定除掉恶龙。精通奇门遁甲、天地五行的刘伯温活捉了恶龙之后,镇压在了北新桥下,并且用一支箭作房屋的大梁修建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自此,人们才能安心在此繁衍生息。据说,后来在北京城里修建皇宫时,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不过,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修建时间比潭柘寺晚的“北京城”指的是明朝建立都城的这个“北京城”。但其实,早在明朝建都北京之前,北京早已存在。所以这仅仅是一个传说。如果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话是真的,那么它的历史依据又在哪里呢?据资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公元307年。西晋末年,当时北方的都督叫王郡,他在平定八王之乱中立下了功劳。第二年晋怀帝司马治改年号为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这一年他的夫人华芳夫人逝世,王郡都督将他的夫人葬在了
京西八宝山地区。在这一年,他为了给他的夫人祈福,也为了给国家祈福,就根据当时国家的年号‘永嘉元年’,就在
京西地区建立了‘嘉福寺’,也就是潭柘寺的前身。”这是潭柘寺最早的名字,建于公元307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北京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呀!根据历史学家的算法,3000多年前,这里是燕国的都城,叫蓟城,就是北京的前身,不是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吗?”没错。不过那时候的北京,只是规模不大的一个诸侯国小城。而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公元1267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在这块土地建立自己的首都,称为元大都。元大都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成为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也奠立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所以,如果从元大都建立的时间算起,北京城距离潭柘寺的建立晚了八百多年。
那么,“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这句谚语又是什么意思呢?还是得接着第一个传说:话说作恶多端的恶龙被刘伯温活捉,镇压在了一座桥下。恶龙问刘伯温:“什么时候放了我?”刘伯温回答:“等此桥旧了。”说罢提笔在桥上写了“北新桥”三个字,恶龙一看,这桥永远是“新的”,自己永世不得翻身了,便扬言道:“你是个人,能活多少年?待你死后,我一定要‘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刘伯温一听赶快在潭柘寺里建了个大烟筒,亲手在上面刻着‘潭柘寺’三个字。又在“北新桥”下面刻了“北京城”仨字。若干年后刘伯温死了,恶龙果然“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幸亏刘伯温早有防备,恶龙“火烧潭柘寺”时烧在了潭柘寺的大烟筒里;“水淹北京城”时洪水只淹到“北新桥”桥下面刻着的“北京城”三字。
事实上,潭柘寺的传说故事之所以如此神奇,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千百年来皇家寺庙的身份和地位。
据说,潭柘寺建寺以来,历代的许多皇帝都来过潭柘寺,很多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潭柘寺来进香礼佛。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在潭柘寺甚至还有居住的行宫。历代皇帝对寺院都有敕封。比如寺院的名称,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金代的时候皇帝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恢复“嘉福寺”的旧称。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御赐寺名为“岫云寺”。如今,在潭柘寺的山门悬挂的匾额上,书写的并非“潭柘寺”,而是题着“敕建岫云禅寺”,在大门旁边的牌子上才是“潭柘寺”三个大字。一位导游介绍说:“‘敕建’证明地位比较高,是皇家寺院。‘岫云’ 才是这座寺院的真正名字,形容寺院就像山间的彩云一样,是个很美的地方。而‘潭柘寺’则是老百姓起的一个俗名。因为山后边有一口龙潭,山下还有一种树木叫做‘柘树’,于是取名‘潭柘寺’。”
柘树是一种桑科植物,是罕见的珍贵树种。柘树是很好的中药材,全身是宝。不过,在潭柘寺与皇家更有渊源的树,则是被称为“帝王树”的一棵千年银杏树,它也最能代表潭柘寺悠久的历史。这棵银杏有40多米高,树干周长9米,得七八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遮荫面积达到600平方米,真正的参天巨树、庞然大物。秋天来临时,满树的叶子变成金黄色,如密密麻麻、漫天飞舞的黄蝴蝶,美丽而壮观,它成为潭柘寺一大奇观。相传这棵树种植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大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的乾隆皇帝曾经封这棵树为“帝王树”。那么,它为什么有着这样华贵的名字呢?传说清朝的皇帝在登基即位的时候,树的根部可以长出新的小树;如果皇帝驾崩的话,银杏树会自然的折枝,所以乾隆皇帝封之为“帝王树”。饱经沧桑的银杏树,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就已令人惊叹不已,更为神奇的是,在清代,每一个皇帝的登基即位或驾崩,都会从这棵树表现出来。皇帝驾崩,总有一根巨大的枝条会自然折断死亡,新皇帝登基,又从根部长出新枝来,并很快就与主干合拢。仿佛与帝王的命运息息相通,被乾隆皇帝封为“帝王树”。这充满神奇色彩、无法解释的事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同时,一般银杏树都是一雌一雄两棵生长在一起,才能结果。这棵“帝王树”也有陪伴它的另一棵树,不过,这不是一棵雌性的树,却是一棵雄性的树,跟“帝王树”站在一起,成了“帝王树”的陪衬。于是称之为‘配王树’,所以两颗树都不结果实。
皇帝命名的寺庙,皇帝命名的树木,潭柘寺与皇家似乎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自金代金熙宗皇帝开始,各朝各代都有皇帝来此进香礼佛,游山玩水,并拨专款进行整修和扩建,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院规模、土地财产、宗教地位、政治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代,成为了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有“
京都第一寺”或 “皇家第一寺院”的美誉。
在潭柘寺香火鼎盛时期,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叫做“潭柘寺有名的和尚三千六,没名的和尚数不清”,关于这句话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潭柘寺在明清时期,由于是皇家寺院,所以僧人数量非常多。乾隆皇帝有一次到潭柘寺游玩,一时高兴就想对寺里的和尚进行赏赐,就让老方丈把和尚都叫出来,一个一个的进行赏赐。然后乾隆皇帝的随从抬着两大筐铜钱站在山门之前,过来一个和尚发一枚铜钱,可是从早上发到了晚上,还有很多的僧人在排队,没有发完。乾隆皇帝就很纳闷儿,就问这个老方丈说:‘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僧人没有领啊?都发了一天了。’这老方丈就说了:‘潭柘寺的和尚是数不清的,所以您的钱是不够的。’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传说。实际上是老方丈跟乾隆皇帝玩了一个心眼,他让僧人从前门出来,领了钱之后呢,又从后门绕回去,就这样循环的不停的领了很多次,所以就形成了‘潭柘寺的和尚数不清’的假象,把皇帝也给骗了。”
潭柘寺的僧人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能弄得清楚,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潭柘寺在鼎盛时期,僧人的确是非常多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年潭柘寺的和尚们做饭用的锅中寻找到证据。我们如今在潭柘寺里还能看到当年做饭的大锅,那些锅不仅大,而且还与一般普通的锅不一样。导游小姐告诉我们:“灶台上的那口锅是过去师傅们炒菜用的最小的一口锅。锅的直径有一米八五,有一米一的深度,是铜制的。因为当时僧众比较多,其实用过的锅当时有三口,其它的两口大锅在文革的时候都被毁坏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大锅可以通过拓片来看到。这个是当时最大的一口粥锅,煮粥的时候漏沙不漏米,在锅底的这部分比较特殊,凸起来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小锅在底下,锅开之后会上下翻滚,沙粒可以自然的沉落到小锅里面来。所以当时那么多的僧众喝粥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会嗑到牙齿。在当时来讲,这是非常先进的一口锅。”据记载,这里和尚最多的时候有一千多人,平常也有三五百人。最大的一口锅直径约4米、深2米,一次能下10石米的大锅,这口超级大锅每煮一锅粥需要花上16个小时。在大锅的底部,有一个小水桶大小的“漏砂器”。由于重力原因,熬粥时砂粒会自动沉入“容砂器”内,这样就等于自动“淘米”了。更为有趣的是,每次刷锅时,僧人们都要登着梯子到锅里刷洗,万一不小心,可就要在锅里洗上一个“米汤澡”了。据说这口“漏沙不漏米”的大粥锅,也是潭柘寺两件镇寺之宝的其中之一。
由于历代皇帝对潭柘寺青睐有加,从寺院的命名、寺院建制、寺院土地等都给予了特殊的待遇,更是由国库中拨出大量银两来修缮潭柘寺,使得潭柘寺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在佛教界的地位,在京郊寺院中都是屈指可数的。潭柘寺是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的少数寺院之一。据说,北京城里的
故宫有房间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也有房间999间半,俨然是
故宫的缩影。而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据说也是仿照潭柘寺建成的。
潭柘寺最具特色的就是它的建筑艺术,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其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全寺一共占地将近2.5公顷,寺四周还有将近1800亩的山林。潭柘寺的殿堂是随着山势的高低而建的,错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宫有房间9999 间半,而在明清时期的潭柘寺有房间999间半,俨然一个小紫禁城 的缩影。其实也有传说紫禁城当年的设计者是根据潭柘寺的一些布局来修建紫禁城的,所以两者之间有很相像的地方。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殿、堂、阁、斋、轩、屏、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还有很多个塔院,不同时期的塔院,还有东观音洞、西观音洞、龙潭等多个景点。这些建筑散布在寺院的四周,和潭柘寺形成了一个古建筑群,从而使潭柘寺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潭柘寺现有房间943座,其中古建殿堂有638间,是北京郊区最大的古寺庙建筑群。寺庙依山势而建,由中轴线加上东、西两侧对称的布局形成宏大的建筑群落。在中轴线上,大殿高阁依次排列,称之为中路;东面以庭院式的建筑为主,称为东路;西面以法坛式建筑为主,称为西路。从中路往里走,走过“怀远桥”,也就是“思凡桥”,后面就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宇——天王殿。大殿金匾上的“天王殿”三个大字是康熙皇帝亲笔所写。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潭柘寺的“大雄宝殿”采用了中国古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还采用了只有皇宫才可以用的金黄琉璃瓦,仅在下层屋檐用了绿琉璃瓦剪边,以示与皇家宫殿相区别,可见其地位之高。
在大雄宝殿大脊的两端,有一对碧绿琉璃瓦做成的“鸱吻”。“鸱”是古书上一种鹞鹰的叫法,是一种肉食类猛禽。“鸱吻”则是以此为形象制作的一种陶制装饰物,一般安放在中式房屋屋顶的两侧。这一对碧绿琉璃鸱吻高达2.9米,仅比故宫太和殿上的小0.4米,是北京市古建筑中最好最大的一对“鸱吻”。关于这对 “鸱吻”,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康熙皇帝来潭柘寺游玩,正好赶上一个雷雨天。他走到大雄宝殿前的时候,这两个鸱吻就是两个龙子看到真龙天子前来,就要跳下来参拜。康熙皇帝很怕这两个龙子降下来,不再守护着潭柘寺了,于是就跟它们说:“你们不用下来,继续呆在那里吧。”但是事后,他还是担心这两个龙子有一天万一要飞走了,没人看护潭柘寺怎么办呢?于是就命工人铸造了四条镀金剑光吻带,赐给了潭柘寺。实际上康熙皇帝是一个博闻多才的人,他很了解古建筑是很容易遭受雷电火灾的,赐给四条镀金剑光吻带的主要目的是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在潭柘寺里,还有一处显示了皇家规格的景观,那就是“流杯亭”。“流水”的“流”,“水杯”的“杯”,中国古代文人经常在这种建筑里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地上用巨大的石块凿出蜿蜒曲折的水槽,引清水流入其中,将装满美酒的杯子放在水上,随水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吟诗作对。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著名的书法《兰亭序》,就是在一次“曲水流觞”活动之后写下的不朽篇章。不过,由于皇帝的专权,到了清代,这种建筑只允许在皇家花园出现,北京只有在中南海、
圆明园、
恭王府才可以看得到这种“流杯亭”。
在潭柘寺最高处的
西北角,还有一座不大的殿堂――龙王殿,在殿前的廊檐下悬挂着一条黑青石雕刻成的大鱼,这就是潭柘寺两件镇寺之宝中的另一宝。传说中是南海龙宫一宝。曾经龙王把它供奉给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解除民间的疾苦,玉帝把它转赐给我们的寺院。(它的功能)一是治病,二为消灾。当时的人们都相信它比较灵验,头痛的时候喜欢摸摸鱼头,肚子痛的时候喜欢摸摸鱼腹,这样就可以去病了。这条石鱼长1.7米、重300斤,呈黑绿色,远看似铜,近看是石。据说,这是在清代落入潭柘寺的一块大陨石,陨石含有大量的铜和稀有金属。工匠将这块陨石雕刻成了“石鱼”。敲击“石鱼”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响,十分悦耳,犹如乐器。据说石鱼身上的13个部位代表了当时中国的13个省,哪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所在的部位就可以降雨。到底石头能不能求雨或消灾人们早就不去追究了,总之,这块石头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神石”了。
九峰环绕群山中,梅花寒香又一冬,不见僧侣见寺空,萧瑟寒风入梦境
岁月流金飞箭逝,落花无情我有情,富贵荣华似云烟,醒后终究是场梦
一千年的古寺,一千年的情,一 千年的传说述不清,
一千年的悲欢,一千年的恩怨,交织着人世间情义浓,
一千年的古寺,一千年的情,一千年的故事说不尽,
一千年的离合,一千年的情仇,交织着人世间情义重。
也许这首诗正是前辈们对潭柘寺的最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