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来源:北京旅行社发布时间:2012-07-13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轴线南街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北邻杨桥路。作为福州最为耀眼的一张城市名片,这条存在了千百年的老街,有着她无可比拟的荣耀,却也有着她“成长的烦恼”。
有人说,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中国,除了北京故宫,再没有哪座城市,舍得在闹市中心留白一块近600亩的土地,只为给一片古建筑让路。或许,正是历代执政者智慧的坚持,这条古韵悠远的老街巷才得以留存至今。只是,如今已然成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的她,在“历久弥新”的美丽容颜之下,却似乎流露出些许“新不如旧”的味道……
若要说起三坊七巷之美好与独特,任何一个老福州都能说出千百般。且不说她是中国大中城市中仅有的,完整保存下街区格局的古建筑群,可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也不说其雕梁画栋的廊间艺术、多进院落的纵深布局、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使其坐享“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历史上的南后街,因为文人荟萃,逐渐成为以文化用品、古旧书店为主的一条街。清中叶以后,街上仅仅古旧书店就有20多家。还有笔墨庄、裱褙店、寿山石雕店、脱胎漆器店、文物古董店、传统硬木家具店、生漆店、花灯店等等,盛况堪与北京琉璃厂比肩。
而其口中唯一一家的裱褙店,正是创建于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至今已传承四代百年的福州裱褙业知名品牌——米家船。三坊七巷改造前,米家船在旧南后街显得很“低调”。没有花哨的招牌和抢眼的装修,140多年来,几乎一直保持着刚开张时的摆设:一张裱褙桌、一盆浆糊、两块镇纸、几张宣纸……
实际上,在三坊七巷重新改造过后,因为商铺租金高昂而“回不去”的民间老作坊、老艺人有很多。曾一家世代居住在南后街的花灯艺人老周一家,自2007年南后街拆迁改造后,便被安置到了金山。而南后街再建好后,他们再想回到南后街卖花灯,却不得不与南后街上的店家商量,租用空间卖灯。只是,因为租金高昂,回到老地方卖花灯的人们越来越少了。
历史得以延续才是文化。无论过去的三坊七巷如何书香百世,如今的三坊七巷,确实遭遇了如何协调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难题。
一条古韵飘香的历史文化名街,如何抵挡现实的诱惑。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想驱动下,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课题,再一次勾画出纸上到地上的宏远距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越来越多的珍贵古迹被忽视、改建、爆破、拆除的今天,三坊七巷,得到了命运的垂青。而这,只仰赖于执政者的决策分明。
尽管古今之别的困惑并未得到完全的解答,但对于传统民俗与文化的坚持,这片存在了千年的土地,自有要将其守护下去的志气。
在《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保护对象包括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传统坊巷格局和典型明清民居;三坊七巷的保护性建设,应保持其传统空间格局、坊巷结构。对文物保护单位及明示保护的典型明清民居、名人故居、古园林和其他重要古迹,应按照保护性建设规划进行修缮、修复,修缮、修复工作应与建设同步进行。
无论成果如何,我们欣喜地看到,三坊七巷的历史,仍在延续……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