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来源:北京旅行社发布时间:2012-08-16
雪山岩,是一方佛门净土。
把寺庙丛林“镶嵌”在雪山之巅的莲花峰下,在闽南并不少见。诸如安溪蓬莱的清水岩、南安篷华的天柱岩、清源山上的千手岩、碧霄岩和瑞像岩,无一不是依山傍崖而建的。都是“苦行僧”们静修隐居的方外处所。
始建于唐光启年间的千年古刹,雪山寺也不例外。原名碧莲岩,源于身后这峰有着什么纪形成的死火山口。火山喷发造就了峰顶四周的凹凸不平,又形似莲花的佛家宝座地貌,被游僧们给“慧眼识英雄”了,山中由此梵音不断。直至北宋才等来了一位叫古平的僧人,在此修持。不知是因古平采百药解黎民于甘苦之缘,还是在青灯黄卷里修行悟道之故,总之古平修成了正果。圆寂后弟子们塑其肉身,尊为古平祖师,供奉至今。宋隆兴年间碧莲寺扩建,才更名为雪山岩。
现在的雪山岩,依然逃不脱世间兴衰的轮回,直到1988年才由台北广承岩方丈释传斌(俗家永春)发愿,使得宝刹重光。山门的“雪山岩”匾是署名赵朴初的金字招牌,字迹浑圆饱满。“大雄宝殿”的执笔者也非泛泛之辈,书法界“大佬”陈金榜也。驻足仰望,仿佛从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金榜题名”的味道。
殿内,高大雄伟的佛祖像前,头戴冠帽的古平祖师金身依旧栩栩如生。拜了拜山居里的佛祖,拜一拜这位曾经救黎民于水火的活菩萨。萦绕的香火仿佛在传递着人们永远无法忘记的敬仰。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古代,又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百姓眼里,悬壶济世的古平高僧比起那些泥塑的高高在上的神像来,应该更加地亲近,功德同样是无量的。
山亭外,只见一股淙淙的细泉,悄悄地流进了寺院下的莲花池。孰不知这便是晋江真正的“活水源头”。泉州人都知道,晋水之源来自东溪和西溪。东溪源头又正是雪山上的股股清泉汇聚而成的。
亭子里,从庙祝那里讨得开水。在这山岚秀丽的旷野品茶话仙,别有一番情趣。老张一路专注的开车,这会儿活动活动筋骨,一套南少林的五祖掌舞得真是“秋风扫落叶”;老周采了些山泉,到寺里烧开,泡出的茶汤,果然甘醇味甜。他老人家曾笑言,若是学着“齐天大圣”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泉州人民岂不全被“惠及”啦;老吴则绕着寺前房后的书法篆刻转了一圈,在大家的撺掇下,应了老和尚之请,留下了一幅墨宝——半壁山房伴明月,一壶香茗邀清风;而我却在残垣断壁的石雕构件旁,瞧见了一只听禅的螳螂。似乎都入了定,人走近了,也是一脸的不屑。闯过来的孩子,莽撞地捉了去,可把我给紧张的,好说歹说,才放了飞。邪乎得很,绕了一圈回来,又见螳螂趴在了佛雕前——或许正在继续着千年的修炼吧!
有人喊了起来,仰望的天空中绽放着一朵朵镌着晚霞金边的祥云,绚丽多彩——美极了!我不禁记起了古人游雪山的诗句:彤云密布雪花飘,翘首层峦积态饶。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