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年,
罗马教皇皮尤斯四世梅第奇(pope pius iv medici)委任建筑师南妮·第·
巴西奥·比基奥(nanni di baccio bigio)修建一座大门,是作为通过弗拉米尼亚路进入
罗马城的入口标志。1655年,当时正值
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queen christina)访问罗马,这座大门进行了装饰。后来,这座大门更名为“波波洛城门”。
1589年,罗马教皇希克斯塔斯五世(pope sixtus v)将
埃及方尖碑放置在了广场中央,这座方尖碑高23.2米,建于公元前1300年,是罗马皇帝奥古斯塔斯(roman emperor augustus)于公元前10年从
埃及太阳寺(sun temple)夺来的。这座方尖碑也是当时古罗马作为纪念征服埃及而被树立起来的。
1815年至1816年,基赛匹·维拉迪尔(giuseppe valadier)在广场周边加建了围墙,而且还在广场中心增加了一个中央喷泉,在方尖碑旁增加了四个埃及狮子雕塑。
在广场的南端还有两座对称的教堂,分别被称为奇迹圣母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和圣山圣母堂(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这两座教堂是于1658年由罗马教皇
亚历山大七世建造的,设计者是卡洛·伦纳迪(carlo rainaldi)。
罗马人民广场,由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该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
罗马人民广场开阔奔放,
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
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
罗马教皇当局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在罗马城修筑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这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风格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