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上海市体委为迎接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召开和进一步发展上海的水上运动,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在淀山湖畔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水上运动场。早在50年代陈毅市长游淀山湖时,曾赋诗展望:"此湖最近大上海,繁荣可以更速乎?",1958年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也对此湖的开发提出规划意见,其中有建一个新型的划船俱乐部的计划。建造一个上海水上运动场正是符合老一代革命家的愿望。工程由上海民用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顺发领衔组织设计,水上工程由
浙江绍兴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陆上工程由青浦县朱家角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市体委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由祝益寿、袁文才、顾爱斌、徐仁杰、江千、诸德华组成,祝益寿任总指挥。工程于1982年2月2日正式动工,在上海市政府、青浦县政府领导关心支持下,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于1983年8月完成交付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使用。作为第一期工程建有一条主航道,长2250米,宽150米,四周筑有大堤,堤面宽15米,中间筑7米宽水泥道路,两侧为绿化防风林,大堤一周总长5000米,可供比赛时作摄像、录象、电视转播、教练观察车道,平时可作运动员素质训练,还可作自行车、竞走、马拉松等运动项目训练或小型比赛用,在主航道东侧,中间因地制宜建有一条长850米,宽60米的小型副航道,可作训练辅助场,也可以作开展旅游肥仔艇、皮艇球场等用。此外在主航道西南端建有一个5500平方米的水上船坞供停泊大型游艇、大帆船用,船坞一侧建有一个500平方米水上室内停泊小型机动艇库房。陆上建有办公楼、运动员宿舍楼、训练房、餐厅、浴室、自来水厂、锅炉房、变电所、船库、裁判终点指挥塔、门卫室等,建筑总面积6234平方米,总投资735万。这是我国第一个设施较完善、配备较先进、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人工水上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