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 从已挖掘的6座新石器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尤其是发现的5具尸骨,保持完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是衔接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重要时代环节,从而将
上海的历史有机的串了起来,使人们可以完整的了解
上海的历史发展的全貌,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上
海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古遗址 遗址为2层。上层面积10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硬陶和带釉陶等,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面积7000平方米,有灰坑 1个,墓葬2座。一号墓葬品有陶罐、壶、带盖三足器、鼎、盘和纺轮等物,分置于墓主头足附近。
2013.3.23. 长宁天山文化旅游班一行四十多人,结伴同游松江广富林遣址。到达那里己晌午十时左右,正赶上那里大兴木土扩建修造之中。据说要全部修复完工还得半年之中,有幸的是我们却省下了门票的钱。等到向社会公众开放,估计票价不低于百元。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区方松街道,
西北和西面较远处环绕佘山、辰山、凤凰山等诸多小山峰,遗址附近地势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3米左右。遗址于1959年发现,后曾试掘。1999-2008年,广富林遗址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以首先在广富林遗址发现而命名的“广富林文化”,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材料。1958年,当地农民开掘河道时,发现了大批古代遗物。墓东约12米处有狗骨架一具。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和磨制石器,如镰、斧、凿、铲、刀、矛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是衔接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重要时代环节,从而将上海的历史有机的串了起来,使人们可以完整的了解上海的历史发展的全貌,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2006年,中外考古专家聚集松江,经过学术研讨和实地考察后认为,“广富林文化遗存”是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是一种新见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住宅为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遗址北部湖边发现广富林文化木构建筑,这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在湖边遗址发现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原本有木桩,为干栏式建筑的房基,木桩上架梁,再在梁上铺板,以起到防潮、防水的作用。此次考古,在广富林遗址首次发现了稻壳和稻米,据此判断,上海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以往,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米已被发现,此次发掘出的广富林文化时期稻壳和稻米,数量较多,形态完整,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稻作史和农业经济形态的珍贵材料。而同时发现的鹿角和猪骨则表明,广富林文化先民已把猪和鹿作为主要的肉食来源。
。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的纺织历史也很久远,遗址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2006年,中外专家学者们认可了广富林4000年前的文化遗存为“广富林文化”。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原
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认为:“广富林遗存可以作为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来看待,广富林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有它的合理性。”因为广富林文化是首个以松江的地名命名的文化类型,这对于松江区来说,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国家文物专家建议松江区保护好广富林文化遗址,抓紧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点。要作好保护利用规划,造福子孙万代。因广富林文化遗址是国家重要文化遗址,故松江区面临的文物保护责任将更为重大。
要仔细地游览整个区址得化二小时,我看完己将近十二点了。下午我们还得去辰山植物园就此别过了,广富林有机缘我还会再来的。
地址: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