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歌剧世界闻名,但是订票很难,索性事先通过在
中国国际旅行社工作的朋友订到了内部票,当然不能浪费了。时间尚早,我准备先到巴士底广场游览一番再去观看歌剧表演。
19世纪早期的巴士底广场上,一度曾有一座巨大的象形喷泉。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流浪儿伽弗洛什就睡在象肚子里,1962年出版的《悲惨世界》里有介绍:“在巴士底广场的东南角曾经有过一座怪模怪样的建筑物,那是人们在二十年前还能随时见到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以此为“家”世事变迁,如今连伽弗洛什安家的象形喷泉也没有踪迹了。我的眼前只有铜柱和铜柱顶上的“自由的精灵”,金身的裸体男像,右手高擎自由的火炬,左手刚刚挣断奴隶的锁链,正展翅向自由的天宇飞翔。
“自由的精灵”与真人一般大小,站在52米的高空,看起来很小很小,一天,我从“雨果故居”出来,就在离巴士底广场不远的一幢建筑物内,看到了浑身上下流金溢彩的“自由的精灵”。
借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之机,“自由”下凡人间,供人参观。我有缘巧遇,喜出望外。二百周年纪念,在巴士底狱的原址巴士底广场有什么表示呢?这一年,广场上大小三包旗满天飞扬,商店摊贩都以大革命的主题为号召,招徕顾客。不过,巴士底广场上最新的话题,却是刚刚落成的。
法国巴士底歌剧院坐落在广场东端,面对里沃甲大街。这是一座用不锈钢和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大厦,外观设计为流线型,入口处为正方形,剧院为圆柱形。
巴黎有歌剧院,但
巴黎歌剧院容纳的观众有限。许多普通法国人以一生能入场一次为幸。新歌剧院为满足新观众的要求应运而生。经过4年建设,于1989年7月14日揭幕。巴士底歌剧院宣称采用最新设备,体现最新科技成就。新歌刚院可容纳观众2700人,比巴黎歌剧院多500人。新歌剧院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舞台结构:主舞台的上下左右另有5座面积和主舞台相同的备用舞台,这样,无须变换舞台布景,便可在一周内同时上演多达5部的不同歌剧。
巴黎歌剧院从建筑到票价都体现贵族化的倾向,而巴士底歌剧院自称是为新观众服务的,票价适应新观众的消费水平。售票系统更加开放。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据说还可以从外省,甚至从外国订票,当然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当地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来订票,非常方便。在巴士底狱的遗址建筑巴士底歌剧院,把暴力的象征化为文明的标志,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更多
欧洲法国
旅游签证报价,欢迎登陆国旅旅行社
出国旅游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