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来源:中国国际旅行社发布时间:2011-05-09
去了朝鲜,身临其境之后,不知不觉之间,我看待朝鲜的视角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个梦”、抑或“一出戏”,这样的视角是宏观的、旁观的和抽象的,而在亲历和目睹之后,切身的感知使得我的视角更微观、更具象,在朝鲜“神秘”色彩的背后,朝鲜的人民并非是某种宏大架构中的布景或者道具,同样作为当代社会的人类,他们同样要穿衣、要吃饭、有追求、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宏观的叙事架构的后面,真实的是普普通通每个人的生活,朝鲜人民所承受的贫困与匮乏并不是梦境和戏剧,更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生活,其实原本就是如此简单。于是,我追忆的游记,也就从朝鲜的人开始。
一、“像素”人
出发前,在首都机场候机时,就开始看到朝鲜人,很好辨认,并非是因为外型较黑瘦或者土气,而是一律都在胸前别着领袖像章,其实,高丽航空的空中小姐都比较高大丰满,而能乘坐国际航班出国的朝鲜旅客,当然状况不会太差。
到朝鲜的当天晚上观看了“阿里郎”, 10万人大型团体操表演的“人海战术”堪称震撼,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表演现场的背板,成千上万名学生通过整齐划一地举牌子变换出数百种精细的图案甚至是动画,令人叹为观止,因为早有耳闻,在开场前,我把镜头调到最远,可以隐约在照相机的屏幕上看到画板背后露出的人的头部,这样的阵仗与北京奥运会的“击缶而歌”和六十周年国庆晚会的“光立方”不可同日而语,而共同的,人在这样的图景之下,就是一个“像素”,坐在可容纳十五万人的五一体育场的看台上,当然看不清每个演出者的面目,从某种意义上,10万演出人员乃至2000万朝鲜人民就是作为“像素”而存在的;唯一面目清楚的是领袖,硕大的金日成画像高悬在体育场看台的正上方,那是张金日成壮年时的画像,相比老年时的慈祥,那幅画像的神情是凛然的。
可以想见,在西方人看来,这样的情景是典型的威权主义和专制的象征,恐怕一无是处;而我们与朝鲜有着类似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我们也踢正步,也搞“人海战术”,我们也能从中解读出集体主义、奉献乃至民族精神,但同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区别在于我们现在基本上不“欺骗”!
且看对朝鲜人印象的另一幕。那是在妙香山的金日成与金正日的礼品馆,对不了解朝鲜的读者要简单介绍一下,妙香山是朝鲜五大名山之一,风景秀丽,历史悠久,而礼品馆是两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建筑,“供奉”着金氏父子收到的来自全世界的礼品,大到汽车,小到工艺品,数量达到22余万件。除了我这样的外国游客,更有众多来自朝鲜国内的“朝拜者”,有这么一队人经过我身边,也许是来自朝鲜农村地区,男的一律身着黑色“类中山装”,女的一律身着传统的朝鲜裙装,男、女一律黑瘦矮小,走过我身边时,扑鼻一股难闻的异味,分明是卫生状况不好,估计难得洗澡。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眼神,在他们的眼里有宏大的建筑、精美的雕饰、令人目不暇接的各式国礼和奇装异服的外国人,这里应该与他们日常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也许这里的豪华和气势是超乎他们的想象的,他们一定是被震撼了,庞大巨石建筑形成了类似教堂的气场,他们一定相信了自己的领袖受到了全世界的膜拜,而仁慈的领袖如此慷慨无私,他们并不把礼品据为己有,而是展现给全体人民!应该会是这样,我想,不至于是我低估或高估了他们的“觉悟”。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金日成的“主体思想”,简而言之,就是金日成创立的朝鲜式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据说,主体思想的精髓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诠释主体思想要有一大堆哲学或伪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乱七八糟的和枯燥乏味的论述,不说也罢。总归,“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这类的话有些迷惑性,而在活生生的现实朝鲜面前,却显得是一种反讽;但有一句主体思想的说法得予以补充,“人民群众只有受到进步思想的指导才能成为有力的历史创造者”,这句话道破玄机,原来作为主体的人民应该是一种驱壳,他们的大脑要被格式化,然后填充以“进步”的思想,而这思想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是对领袖的信仰,如果这一切都贯彻下去,那么在领袖或慈祥、或凛然的注视下,2000余万的朝鲜人民就共同地有一个梦,演同一台戏,千千万万的人民就成为这奇异的社会拼图中的一个个“像素”。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解释一下,在我的思维体系中并不乏辨证的观点,我力图从各个角度来解读与感知,我字里行间貌似主观和“先验”式的话语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调侃;但是我坚信,对事物更多的是要看到主流,至于细枝末节的部分,怎么掩盖得了?也犯不着善意地揣测!“欺骗”至此,真实如铁!
二、“大山”与“优越性”
如同很多朝鲜游记中记述的,朝鲜导游在介绍朝鲜时谈到了朝鲜的三大免费:住房、医疗和教育,当旅游车走在朝鲜崎岖不平的“高速公路”上时,有一位北京团友大声对导游说:“再给我们讲讲三大免费,我们想睡睡觉。”目睹朝鲜整体上的落后,所谓的三大免费竟成为一种笑谈。其实这个话题并不轻松,放眼国内,“住房、医疗和教育”这新的“三座大山”压得多少中国人喘不过气来!三座大山与三大免费的暗合不是偶然的,这的确是人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中国的事不说了,我们不妨从这几个角度来看一看朝鲜。
住房与建筑
林立的高楼是很多对朝鲜略有所知的人对平壤的印象,这个形象橱窗在我抵朝头天晚上从高丽饭店32层楼望出去时似乎名不虚传,平壤的供电情况应该有所好转,只见万家灯火、错落有致,呈现出良好的规划感;但到第二天天明,打开窗帘望出去时,晨曦下的平壤一角观感完全不同——破旧!普遍缺少装饰的建筑外墙明显的残旧了,这样的情景在接下来的旅程中随处可见,除了少数公共建筑,整个朝鲜城乡都显得衰老而陈旧,昭显着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停滞。颇有意味的一幕出现在高丽饭店44层顶楼的旋转餐厅,我看到了105层的柳京饭店,因为部分已经安装了玻璃幕墙,在清晨的薄雾与阳光的映照下微微反光,衬托在陈旧的楼群中,这座续建中的世界最大烂尾楼似乎是漂浮着的,它那庞大的体量、形态与质感竟显的不那么真实,仿佛海市蜃楼一般……
平壤的确是一座遍布纪念碑式建筑的城市,除了这些巨大的公共建筑,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和商务楼,多的是住宅,从远观的角度,林立的楼群很有气势,甚至可以说在建筑上不乏设计感。而就住宅而言,统一大街和光复大街高达三、四十层的住宅大楼体量堪称庞大,作为一名房地产从业人员,我很好奇这些庞大住宅楼的内部构造,户型怎样?电梯是什么情况?公共空间是什么标准?水电气配套齐全吗?屋内装修与陈设如何?一切都不得而知。
原则上游客是不能随便步出饭店的,我竟然说服导游B(即传说中的国安人员)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们走到饭店对面一个由若干栋二十来层的大楼围合成的住宅小区前,金导说:“就到这了。”我在一栋住宅楼的入口旁就此停住,或许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不敢造次,或许是不愿给金导带来麻烦,我终于没有走出这一步,大楼入口内灯光灰暗,我隐约在墙上看到我熟悉的标语,略通朝语的我拼读得出——“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
导游对朝鲜(平壤)住房免费的说法与我此前所知基本一致,人们结婚后会分到住房,约从几十平方米到一百多平方米不等,自己只需负担基本的水电等使用费,约占人们收入的百分之二、三,这个版本的说辞恐怕是导游培训手册上统一的说法,真实情况呢?金导说他住在火车站附近(由此判断距饭店不远),四十来层的十几层,八十多平方米的两房,有燃气,取暖通过地热,至少晚上不怎么停电,坐电梯没问题,他说经过时指给我看,但终究我没有看到。有点失望!